查看原文
其他

走进交职院,近距离感受“劳模工匠”其美多吉的榜样力量


11月29日,“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其美多吉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交职院”)举行。“最美奋斗者”其美多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用他们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从不同角度为广大师生讲述了其美多吉同志坚守雪线邮路30年的感人事迹,讲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和可贵品质,让广大师生近距离感受了时代楷模的榜样力量,接受了一次深刻思想教育和洗礼。



质朴真挚报告团成员作报告


其美多吉是中国邮政集团四川甘孜县分公司长途邮车驾驶员,于1989年进入德格县邮政局工作。2018年,他所在的康定—德格邮路被交通运输部命名为“其美多吉雪线邮路”,他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好人”和“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等称号。2019年1月,他被中央宣传部命名为“时代楷模”;2019年9月,他先后被表彰为“最美奋斗者”、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其美多吉颁发奖章和证书。


本次报告会上,其美多吉,甘孜州公路管理局康定分局员工、原雀儿山五道班班长曾双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甘孜县分公司邮运调度员、其美多吉同志之子扎西泽翁,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四川省分公司新闻中心记者何艳华分别就自己的经历与感悟作报告。


◆ ◆ ◆ ◆

其美多吉

《雪线邮路是我一生的路》

◆ ◆ ◆ ◆




向上滑动阅览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其美多吉,是甘孜县邮政分公司长途邮车驾驶员、驾押组组长。


  1963年,我出生在德格县龚垭乡,家里有8姊妹,我是老大,那时家里十分贫困,初中没读完,我就回家干农活了。


  小时候,我们那很少见到汽车,路过的,主要是绿色的军车和邮车,每次我都会追着跑。18岁那年,我买了一本汽车修理的书,慢慢琢磨着学会了修车和开车,在家乡还小有名气。


  1989年10月,德格县邮电局有了第一辆邮车,公开招聘驾驶员。我会开车,还会修车,被选中成了全县第一个邮车驾驶员,感觉特别光荣。


  十年后,单位把我调到甘孜,跑甘孜到德格的邮路,这是我们甘孜海拔最高、路况最差的邮路。这条路,大半年都是冰雪覆盖。冬天,最低气温零下四十多度,路上的积雪有半米多深,车子一旦陷进雪里很难出来,积雪被碾压后,马上结成冰,就算挂了防滑链,车辆滑下悬崖、车毁人亡的事故也时有发生。夏天,也会经常遇到塌方和泥石流。山上的碎石路,很容易爆胎,换轮胎特别费劲,近百公斤的轮胎,换下来要一两个小时。每次轮胎换好,人已经累瘫了,嘴里一股血腥味。


  在邮路上,我们最害怕的就是遇到“风搅雪”,它就像海上的龙卷风、沙漠的沙尘暴,狂风卷着漫天大雪,能见度极低,汽车根本无法行驶,全靠一步一步摸索探路。有一次,我的同事邹忠义,在山上遇到了“风搅雪”,邮车滑到了沟里。他爬出邮车背着机要邮袋,连走带爬了6个多小时,找到救援时,双手已严重冻伤。直到第二年雪化了,邮车才被吊上来。


  我们每一个邮车驾驶员都被大雪围困过,当过“山大王”。被困山上时,寒风裹着冰雪碴子,像刀子刮在脸上,手脚冻得没有知觉。晚上,为了取暖和驱赶狼群,我们只有生火,单位培训告诉我们,人在,邮件在,紧急情况下,除了邮件,什么都可以烧,最困难的时候甚至连备胎和货箱木板都拆下来烧过。有一次遇到雪崩,我和同事顿珠用水桶和铁铲,一点一点铲雪,两天两夜才走了1公里。同事德呷,曾经被困过整整一个星期。所以,我们每次出班,都会准备两三天的干粮。


  有人跟我说:“多吉,你不是在开车,而是在玩命!”其实,我也知道生命的宝贵,因为我们都知道,生命不仅是自己的,也是家人的、单位的,我们永远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值得骄傲的是,我们车队从未发生一起责任事故。


  在邮路上,孤独是最难受的,有时可能半天遇不到一个人、一辆车,特别是临近春节,几乎看不到车,我就更加想家,想家的时候,我就唱歌,唱着唱着我就唱不下去了......别人在家跟父母、子女团圆,只有我们开着邮车,离家越来越远。30年来,只在家里吃过5次团年饭,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和父亲。但我知道,乡亲们渴望从我们送去的报纸上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盼望亲人寄来的信件和包裹。乡亲们都说,每当看到邮车,就知道党和国家时时刻刻关心着这里。所以,再苦再难,我们的邮车都必须得走。


  “别人有困难,我们一定要帮,不能把邮路的优良传统丢了”,这是一代代邮运人传下来的一句话,我从未忘记。


  1999年的冬天,我看到一辆大货车停在雀儿山的路边,我赶紧下车询问。司机拉着我的手说:“我们是去拉萨的,车子坏了,困在这已经两天了,求你帮帮我们。”过去藏区交通很落后,货车载人是常见的事,那辆车上有30多个人,有老人、妇女和小孩,他们非常的焦急。我一边安慰他们,一边赶紧帮他们修车。经过反复尝试,终于找到了问题,修好了车子,他们都非常高兴,围着我,用最朴实的民族方式为我祈福。


  2010年6月的一天,快到雀儿山垭口,我看到一个骑行的驴友,躺在路边的石头上。我马上下车查看,那个小伙子说他只是感冒,休息一会儿就好了。可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上,感冒是最要命的。我看他脸色不对,坚持把他扶到邮车上。刚上车,他就昏迷了。我赶紧开车下山,把他送到医院。医生说,如果不是及时下山,命可能就丢了。


  过去,邮路上意外和危险经常会发生。2012年9月的一天,我开着邮车返回甘孜。晚上9点多,路边冲出一帮歹徒,拿着砍刀、铁棒、电警棍,把邮车团团围住,我冲到邮车前,还没反应过来,他们就一阵乱打乱砍,我昏了过去。


  后来才知道,我被砍了17刀,左脚骨折,肋骨断了4根,胳膊和手背上的筋也被砍断,头上被打了个大窟窿。现在,除了脸上和身上的伤疤外,我还有一块头骨是用钛合金做的,天气一凉,就像一块冰盖在头上,晚上睡觉,必须戴着棉帽,不然就疼得受不了。


  我经历了大大小小6次手术。医生说,我能保住命,已经是个奇迹了。出院后,我的左手和胳膊一直动不了,就连藏袍的腰带都系不了。作为一个藏族男人,连自己的腰带都系不了,还有什么尊严。那一刻,我流泪了。


  很多人觉得,我就算活下来,也是个废人。可我不想变成废人。我四处求医,几乎绝望的时候,在成都遇到了一位老中医,他告诉我,我左手和胳膊上的肌腱严重粘连,必须先把粘连的肌腱拉开,但是这种破坏性治疗会特别痛。我说:“只要能再开邮车,什么痛我都不怕。”


  老中医让我抓住门框,身体使劲往下坠,每次要一两个小时。我痛得浑身是汗,死去活来。就这样,硬是把已经粘连的肌腱,活生生地拉开了。治疗两个多月后,我的手和胳膊,居然真的可以抬起来了。


  受伤期间,最担心我的,是我的妻子泽仁曲西。她一直为我担惊受怕,我最亏欠的就是她。


  受伤一年半后,有一天停水了,我和妻子去提水。两个7公斤的塑料桶,我试着提了起来。那是我受伤后第一次提起这么重的东西,我很兴奋,往前走了几步,发现她没有跟上来,我一回头,看到她正在擦眼泪。那是我受伤后,第一次看到她哭。在我生命最危急的时刻,她都没有当着我的面哭过。看到她哭,我也哭了……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在我生命中,她是那么的重要。


  身体基本恢复后,每天看着来来回回的邮车和同事们忙忙碌碌的身影,我实在坐不住了,整天想重返邮路。领导跟我说,我的主要任务就是把身体养好。但我想,是组织关心和同事的帮助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人要凭良心做事,我必须回报。直到第六次提出申请后,我才重新开上了邮车,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回到雪线邮路。


  2017年9月26日,雀儿山隧道开通了。我开着邮车,作为社会车辆代表,第一个通过,以前过雀儿山需要两个多小时,现在只要12分钟就过去了!这条人间天路让我感叹,我们的祖国太伟大了!


  30年来,我从邮车和邮件上,看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我的邮车从最开始4吨,换到5吨,再到8吨,到今天的12吨;邮车上装的是孩子们的教材和录取通知书、报刊和机要文件,还有堆积如山的电商包裹,我知道这些都是乡亲们的期盼和藏区发展的希望,是伟大中国梦实实在在的成果。


  2016年5月和2017年4月,我两次到首都北京,代表康定至德格邮路车队领取奖牌,受到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中国邮政集团领导的亲切接见。那是在大山里开车的我,做梦都没想到的。回来后,我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共产党员了。今年,我被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并在人民大会堂作报告,我感到无比光荣。


  我知道,我所取得的这些荣誉,不仅仅属于我和我们车队,也属于坚守在雪线邮路上一代又一代的邮政人和交通人,属于广大藏区的各族同胞。


  如今,我的小儿子扎西泽翁,也成了一名邮运人。最小的徒弟洛绒牛拥,也可以单独开车上路了。


  跑了30年的邮路是寂寞和艰辛的,但这是我的选择,从来没有后悔过。


  雪线邮路是我一生的路!


  谢谢大家,扎西德勒!


◆ ◆ ◆ ◆

曾双全

《雀儿山上兄弟情》

◆ ◆ ◆ ◆





向上滑动阅览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曾双全,是甘孜州德格县公路分局雀儿山五道班第17任、也是最后一任班长,在雀儿山上工作了18年。我们道班驻扎在海拔5050米的雀儿山垭口100米处,是川藏线上海拔最高的道班,也是全国交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川藏公路通车以来,我们班涌现了不少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我的老班长陈德华就是其中的代表。我和陈德华都是其美多吉最好的朋友。


  五道班的生活特别艰苦,经常缺水、缺电,偶尔有点蔬菜,有的变成了“干菜”,有的冻成了“冰棒”,往往是“一勺豆瓣一顿饭,一把食盐一锅面”。因为气压低,水烧到76度就开了,如果不用高压锅,饭菜就是夹生的。遇到塌方和泥石流,雀儿山公路暂时中断,生活物资供应不上,连一口热饭都吃不上,只能用干粮充饥。


  我和其美多吉是在养护路上认识的。那天,我开着推土机完成清障任务,休息的时候,就着雪水吃干粮。这时候,一辆邮车开过来,在我身边停下,一个身材很高,梳着马尾辫,长着络腮胡的康巴汉子下车问我,“师傅,你又吃干粮啊?”我一问,他叫其美多吉,是常年跑这条路的邮车驾驶员。他还说,“这条路我常年跑,以后有什么事,就和我说。”他的一句话,让我心里热乎乎的。至今,我俩认识已经整整19年了。


  来到五道班,我才知道川藏线通车60多年来,邮车一直没断过,而且定时定点。邮车驾驶员是我们道班兄弟最熟悉的人。每天下午三四点,其美多吉的邮车经过五道班门口,都会习惯性地按喇叭,既是打招呼,也是报平安。时间久了,等邮车的喇叭声,成了我们的习惯和期盼。如果超过时间听不见声音,我们就会沿路搜寻,这已经成为我们道班工人和邮车师傅几十年来形成的默契。


  2012年9月的一天下午,一直没有听到熟悉的喇叭声,我和工友们不禁内心焦急起来,沿路搜寻,却没有搜寻到其美多吉和他的邮车的踪影,心里十分担心。后来才知道,其美多吉遭遇了歹徒袭击,身受重伤,生命垂危。我们道班的每一个同志都十分担心和牵挂,听说他负伤后,身体虚弱,行动不便,我想以后再也不会在雀儿山上遇到他了。没想到,一年多后的一天,其美多吉又开着邮车来到了雀儿山上,我们的多吉兄弟回来了,工友们围着他欢呼,为他重获第二次生命,重返邮路而庆贺!


  其美多吉性格开朗,待人热情,跟道班每个人都很熟。十多年前,通讯不发达,我们与家人联系主要靠写信。多吉他们路过时,经常主动问我们,要不要发电报、送家信、寄汇款,我们的家庭地址,他都记在心里。他送来的家书和外面的讯息,对常年驻守的道班工人们来说就是最温暖的慰藉。


  有一年春天,我的工友郑良从老家简阳休假回来,海拔从几百米一下子升到了5000多米,他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呼吸困难,一直冒虚汗。其美多吉正好开车路过道班,看到郑良的样子,二话没说,把他扶上车,送到甘孜县人民医院。现在,郑良还常说,其美多吉是他的救命恩人。


  道班工人的日子十分枯燥和单调,白天数山头,晚上数星星。尤其是每到年关,路上几乎看不到车。18年来,我的春节几乎就是这样在雀儿山上度过的。春节放假那些天,雀儿山上坚守岗位的,除了道班工人就是风雨无阻的邮车驾驶员。其美多吉给我说过,开了30年邮车,他只有5个除夕是在家过的。对于道班工人和邮车师傅来说,道班必须得守,邮车必须得走。其美多吉说:“报刊、文件、老百姓的书信和包裹,特别是孩子们的教材和录取通知书,都耽误不得”。


  这些年,我们像兄弟一样,相互关心、彼此依靠。每当春节前夕,只要多吉当班,他都会给我们带些牦牛肉、青稞酒、蔬菜、水果,这些在外人看来不值一提的东西,对我们来说却很珍贵,就是我们的年夜饭,这份带着浓浓兄弟情义的年夜饭,让我们觉得特别温暖。除夕夜,在一片寂静的雀儿山上,多吉兄弟给我们带来的录像带、光碟,就是我们雀儿山道班的春晚节目。


  老班长陈德华给我讲过一个故事,在一个零下30多度的冬天,邮车师傅达瓦绒波遇上了大雪,邮车滑进路边的沟里。他走了十个小时,凌晨三点多,来到五道班求救。陈德华赶紧把自己身上温暖的棉被披在他身上,拿出热水和糌粑给他吃。天亮了,陈班长叫上其他工友,赶到出事地点,他钻进邮车底下打千斤顶,还脱下自己的皮衣,垫在车轮下面,终于把邮车推上了公路。


  2016年3月的一天,一辆货车经过雀儿山垭口的时候,车上12米长的塑胶管滑落了5根,货车司机急得不知所措,他妻子蹲在路边,高原反应严重。邮车师傅切热开车路过,主动上前帮忙。过一会儿,我们道班工人也赶来了,大家一起花了3个小时,把塑胶管装进了车厢。夫妻俩执意要塞给我们2000块钱,我们谢绝了。他们哭着说:“太感谢你们了,邮车师傅和道班师傅都是好人啊!”


  2017年2月底,遇到了一场特别大的春雪。路面非常滑,几十辆车堵在雀儿山隧道分叉口,许多社会车辆司机不敢前进,也不敢倒退。我赶到时,看到多吉带着他的同事,正趴在零下10多度的公路上,帮助社会车辆加挂防滑链条,再帮他们一一开下弯道。当时,我看多吉咳嗽得厉害,叫他赶紧去医院看看,千万不要搞成高原肺水肿,那可是要出人命的。他说:“这点小病不算啥?”那天,多吉他们花了一个多小时,直到道路畅通才离开。雪线邮路上的邮车师傅们都是这样,乐于助人,特别爱“管闲事”。


  2017年9月26日,历时6年、全长约7公里的雀儿山隧道正式通车了。


  通车前一天,其美多吉开着邮车,最后一次翻越雀儿山,来和我们道班兄弟们道别。那天我们道班工人和邮车师傅特别兴奋,在雀儿山垭口,大家紧紧拥抱在一起。我们五道班也从山上撤了下来,结束了从1954年开始坚守在雀儿山63年的历史使命。搬离的那天,我们道班全体工友一起高喊:“再见了,雀儿山。再见了,五道班……”


  虽然雀儿山隧道缩短了危险的翻山路,但是川藏公路依然复杂艰险。我知道,再高的山上,都有邮政服务;再难的路上,也有邮车前行,多吉和邮车师傅们,还要在这条邮路上继续跑下去。今后,我们还要共同守护藏区道路和雪线邮路的畅通。


  作为一名最基层的交通人,在雀儿山上工作的18年,我亲眼见证了藏区日新月异的大发展。不光雀儿山隧道通车了,去年雅康高速也全线贯通了,现在折多山隧道也已动工了……过去一天路过一两辆邮车,现在有时能看到好几辆邮车组成的车队满载而过。一项项基础工程大建设让广大藏区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发展快车道上越走越宽广。


  我衷心祝福川藏线上的雪线邮路越走越顺畅,祝福我的兄弟其美多吉和他的同事们工作顺利,祝福广大藏区人民永远安康幸福!


  谢谢大家!



◆ ◆ ◆ ◆

扎西泽翁

《阿爸,我心中的英雄》

◆ ◆ ◆ ◆




向上滑动阅览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扎西泽翁,今年27岁,是甘孜县邮政分公司的邮运调度员。我是其美多吉的小儿子,也是他的同事。这辈子,我最佩服的英雄就是阿爸。


  小时候,我们家住在德格县,阿爸在邮电局开车,一出车就是半个多月不回家,家里就阿妈带着我和哥哥。阿爸虽然经常不在家,但每次回来,都给我们带很多礼物,最多的是汽车玩具。


  那时,看到别的孩子做什么都有爸爸陪着,我特别羡慕。有的小伙伴会问我,你阿爸是做什么的?怎么老不在家?我总是很自豪地说:“我阿爸很了不起,他是开邮车的!”


  我的阿爸长得很帅,一头长发,浓密的络腮胡,他的歌唱得好,每次县里搞活动,我阿爸一出场,全场就一片欢呼,我也拼命鼓掌。我们德格是格萨尔王的故乡,在阿爸的身上,我感受到康巴汉子的伟岸。


  后来,阿爸工作调动了,我们家也从德格搬到了甘孜县。阿爸开的邮车更大了,但跑的邮路也更远了。每次看到阿爸开着绿色的大邮车像风一样来来去去,觉得他很威风,但不知道他的辛苦。


  高一那年大年三十,我们一家人回德格过年,阿爸正好到德格出班,二叔开着自家的货车载着我们和他一路同行。下午4点多,过了雀儿山四道班,邮车就抛锚了。那天雪下得特别大,车还没修好,轮胎就被大雪掩埋起来了。


  阿爸怕我和堂弟冻着,让我们呆在车里,他和二叔在外面,一个用铁锹铲雪,一个直接用手刨,好不容易把车修好,前前后后干了十多个小时。直到第二天早上5点多,我们的两辆车才从雪堆里爬了出来,阿爸和二叔也成了两个“雪人”。


  那天夜里,有一辆客车也在不远处抛锚了,车里的乘客没东西吃,阿爸把我们带的年货分给了他们。就这样,在零下30多度、海拔5000多米的雀儿山上,我们所有人都过了一个特别的除夕。


  直到那时,我才体会到,原来对雪线邮路驾驶员来说,这样的艰难是家常便饭,而这些经历,阿爸从来不跟我们讲。


  2011年之前,我们家特别幸福。阿爸奔波在邮路上,在阿爸的影响下,哥哥白玛翁加也进了甘孜县邮政公司上班。阿妈每天都为跑邮路的阿爸祈祷,用她的爱,把我们一家人维系在一起。


  然而,没想到,一个天大的不幸会在那年夏天到来。


  2011年7月17日,哥哥突发心肌梗塞去世了,那年他26岁,和现在的我差不多大。哥哥的性格和长相都跟阿爸特别像,也是1米8多的个头,典型的康巴汉子。当时,哥哥正准备结婚,家里已经开始给他布置婚房,但他突然就走了,留给全家人巨大的悲痛。


  哥哥走的那天,阿爸正出班到石渠县,接到消息后,他连夜赶了300多公里,来到医院。看到平躺在病床上哥哥的遗体,阿爸失控地扑了上去,紧紧抱住已经冰凉的哥哥,哭着说:“让我再抱抱他,再亲一下他”。那段时间,阿爸一下老了很多。


  哥哥走后不久,阿爸又开着邮车上路了。时间慢慢过去,但伤痛并没有消减,每当想起哥哥,阿爸还是会大哭一场。哭过之后,他又去上班了。我知道,只有跑在邮路上,阿爸才会暂时忘掉悲痛。


  哥哥去世刚过去一年,不幸再次降临我们家。


  2012年9月,有几天,我在学校一直没接到阿爸的电话,觉得很奇怪,就给他打电话,结果是阿妈接的,这种情况很反常。可不管我如何追问,阿妈都没有告诉怎么回事。那天,一个同学给我打电话,问我阿爸怎么样了。我才知道,阿爸在邮路上被砍伤,我却毫不知情。


  我马上请假,赶去成都的医院,路上我还在想,可能只是个小事故,结果一到医院,看到几十个亲戚都在,我的心一下子就慌了,赶紧跑上楼,一眼看到阿妈正在重症监护室门口求医生,让她进去看一眼。阿妈这个爱美的人,那天蓬头垢面,我从来没见过她那个样子。


  透过重症监护室的玻璃,我看到阿爸整个头都缠着纱布,嘴里插着管子,昏迷着。那一刻,我大脑一片空白,完全不知所措,蹲在地上失声痛哭,哥哥走了,万一阿爸也离开了,原来幸福的4口之家只剩下阿妈和我两个人,今后该怎么办。当时,我心里充满了仇恨,一心想找到砍伤阿爸的人报仇。


  阿爸的情况稍微好了一点以后,我和老家赶来的亲戚们都说要为阿爸报仇,可阿爸阿妈跟我们说:“不要去报仇,要相信国家,相信法律”。


  后来,阿爸开始了漫长的康复。做恢复训练时,医生把小螺丝钉放在盘子里,让他拿起来。平常人用两个小指头就能做到的事,他两只手都做不到,那么大一个人,竟然被一颗小螺丝钉难倒了。


  那段日子,阿爸很懊恼。一个开了20多年邮车的老司机,一个征服了雀儿山的康巴汉子,如今,却只能坐在轮椅上,生活还要靠别人照顾,怎能不让他难过。


  阿爸的康复,全靠阿妈的照顾。阿妈想方设法熬汤给他喝,每天拉他去广场上锻炼,就像哄小孩子一样。


  一年后,阿爸回到工作岗位。很多人都觉得,阿爸能活下来都是奇迹,能重返邮路,更是不可思议。只有我知道,阿爸承受了多少痛苦,阿妈流了多少眼泪。


  从小阿爸就告诉我和哥哥,藏区邮政上有许多一代一代接班的邮政家庭,他也希望我们有人能接他的班。记得哥哥进邮政局工作后,阿爸特别高兴,哥哥走了以后,我对阿爸说,我也要当一名邮政职工,将来接阿爸的班。2015年10月,我如愿到甘孜县邮政公司上班了,成了阿爸的同事。


  刚进单位,我做的是投递工作。有人问我,为什么不让你阿爸想办法,给你换个轻松点的岗位?我知道没有这个可能,阿爸说过,一碗水必须端平,他不会因为我是他的儿子,就另眼相待。


  其实,我也想考一个货车的驾照,跟阿爸一样开邮车。阿妈坚决反对,说什么也不答应。她说,你哥哥已经不在了,你阿爸让我担惊受怕几十年,你想开大车可以,等我死了以后,你想怎么开就怎么开。


  2016年7月22日,我结婚了,婚礼前几天,亲戚和同事们都来帮忙。而阿爸,是在我结婚的前一天,才从邮路上赶回来。藏族婚礼有很多讲究,一般要忙好些天,可第三天,阿爸又开着邮车上路了。


  这么多年,阿妈总是埋怨阿爸,家里的大小事情,他都不在。面对阿妈的唠叨,阿爸总是这样说:组里驾驶员紧张,“李老三”家里有事,我得去;切热这几天身体不好,我要替他出班……这时,阿妈就装作不耐烦地说:“去吧去吧,就你行,就你行。”阿爸走后,她又跟我念叨:“你阿爸太辛苦了。”我知道,我的阿妈是刀子嘴豆腐心,她比谁都在乎阿爸。其实,阿爸是个非常恋家的人,每次出班,他都要和阿妈告别,都要依依不舍地亲吻他最爱的小孙子。


  这些年,看着阿爸一天天变老,两鬓也开始斑白,身体远不如前,我多希望时间能走得慢一点。每当晚上回到家,阿爸受过伤的肩和背,就会特别痛。在他睡前,我会给他揉揉肩,用手掌把他的背搓得发热,他睡得才会好一点。


  其实,作为儿子,我真希望阿爸能歇一歇,可是他说,只要自己还跑得动,就会一直在邮路上跑下去。


  有一首藏歌是这样唱的:“一双粗糙的大手,刻满人生酸甜苦辣,世上只有雪山崩塌,决没有自己倒下的汉子,如果草原需要大山,那一定是你憨憨的阿爸。”在我心里,阿爸就是这座大山,就是这个站起来的汉子,就是我心中的英雄。


  今天,我要沿着阿爸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


  谢谢大家,扎西德勒!


◆ ◆ ◆ ◆

何艳华

《雪线邮路上的绿色航标》

◆ ◆ ◆ ◆




向上滑动阅览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何艳华,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四川省分公司新闻中心的一名记者。


  参加工作后,同事们经常会向我讲起雪线邮路和其美多吉。在甘孜藏区,有一条全程往返1208公里,平均海拔在3500米“雪线”之上的邮路,1954年至今,绿色邮车不断往返其上,60多年从未间断。从那时起,我就对雪线邮路上流动的绿色邮车和那些默默坚守的邮运人,充满敬佩和好奇。


  2016年夏季,我如愿以偿,跟随摄制组进入甘孜,近距离感受雪线邮路,第一次采访其美多吉。谈起邮路和邮车,不善言辞的多吉滔滔不绝,遭遇歹徒袭击身中17刀、堵在离道班不到一公里的地方两天两夜、在“风搅雪”中艰难行驶......大半辈子的人生,他讲的最多的都是邮路和邮路上的兄弟。提及家人,他有些沉默,几十年来,他一直奔波在邮路上,就连两个儿子出生和大儿子意外去世时,他都不在。每次远行,妻子为他精心准备干粮的样子,后视镜里依依不舍的身影,都让他牵挂不已。


  两周的拍摄采访里,他讲述的雪线邮路的苦与乐,他的忠诚和坚守,他的坚强和乐观,他和妻子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爱情,就像高原上盛开的格桑花,平凡而美丽,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2017年2月,雀儿山隧道竣工前,为了留下邮车在茫茫大雪中翻越雀儿山的影像,我们追雪而去。出发那天,漫天大雪,夏季繁忙的川藏线,安静得可怕。邮车上,多吉一边唱着歌缓解我们的紧张,一边笑着向我们讲起在邮路上整夜与8头野狼对峙的故事,我听得心惊胆战,可他云淡风轻的样子,仿佛在讲别人的故事。沿途的风景很单调,而我发现,他的内心色彩斑斓。


  从甘孜县出发约四个小时后,邮车开始在雀儿山高耸入云的陡崖上穿行。窗外凛冽的狂风裹着鹅毛大雪,不足四米宽土路被厚厚的冰雪覆盖,在这悬崖峭壁上行驶的邮车,稍有不慎就会滑向万丈深渊。一路上,多吉一边灵巧地操控着12吨重的大邮车,还不时指着前方的路,不断告诉我哪有暗冰,哪里有积雪,哪里有危险。坐在副驾的我,因高原反应,完全记不住他讲了什么,可苍茫寂静的雀儿山上,多吉驾驶邮车时刻保持专注的神情,却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快到雀儿山垭口时,几辆大货车因雪大路滑不敢前行,挡在了前面,多吉见状,二话不说就上前帮忙检查车辆、加挂防滑链、推车起步,整个过程自然而熟练。货车司机告诉我,他们已经等了邮车2个多小时,因为他们都知道,在这条路上,遇到危险停下来等邮车就准没错。那天,这样的等待我见证了不止一次。


  下山时,摄制组车辆在冰雪路面突然打滑,失控撞上了山壁,车里的同事沉默了整整才5分钟回过神,同车的四川电视台记者梁丰,每次想起都后怕,他说“邮车驾驶员哪里是在开车,简直是在玩命!”而多吉却说:“无论山多高、路多难,只要有邮件,邮车就得上路;只要有人在,邮件就要送达”。30年来,多吉每月都要往返20多次,经历这样的生死考验。那一次,我才真正体会到,他是以何等的热爱、勇气与技术,日复一日地与死神抢夺生命的方向盘,才有了“30年来从未发生一起责任事故,圆满地完成了每一趟邮运任务”这一非凡成绩。


  抵达德格时,我忍不住问多吉,这么危险的邮路,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你坚持近30年。他笑着对我说,邮路是他的第二个家,每当邮件平安抵达目的地的时候,就是他最幸福满足的时候。 


  2017年8月,我陪同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再进甘孜,重走雪线邮路。刚踏入甘孜县邮政分公司的大门,带队的吴光于记者就惊叫起来。原来,10年前,她独自在川藏线旅行的时候,困在了离雀儿山不远的马尼干戈小镇,无助之际,正是多吉让她坐上邮车,才平安翻越雀儿山。


  采访的路途中,吴光于多次向我讲起十年前多吉帮助她的细节,而一旁的多吉则有些不好意思,他偷偷告诉我因为帮过太多人了,对吴光于的记忆有些模糊。时隔十年,吴光于已由大学生背包客变成了记者,记忆中的这条邮路和路边的每一座城、每一处乡村都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多吉仍坚守在这里。


  面对记者,多吉常常不自觉地用“习惯了”和“不记得了”,轻描淡写邮路上那些风餐露宿和重重危险。他说自己只是一个热爱工作的普通人,30年来只干了一件分内的事儿,就是开邮车、跑邮路、送邮件。可一路采访,记者们发现,30年来,他又干了许多分外事儿。哪里出现了车辆故障,他就是义务修理工;哪里发生了交通事故,他就成了义务交通员;哪里有了争执摩擦,他就成了人民调解员。


  他说记不清楚车里常年备着的氧气瓶、药品和防滑链曾帮助过多少陌生人,而我则常常想起,第一次翻越雀儿山时,道班工人曾双全动情地对我说:“多吉不仅是信使,更是我的亲人,他帮过我的爱人,救过我的工友,通信不发达时,每位工友的家书和汇款单,他都帮忙带过;风雪阻路时,每位工友做的饭,他都吃过。”


  30年来,他一路行驶、一路行善,把期盼和希望开进了雪域高原的山川河流,开进了牧民群众的心底。因而,在他被歹徒砍伤的日子里,道班工人仍然会定时定点地等待邮车的喇叭声。沿途的藏族同胞看见邮车路过,会为他转动经筒。


  在多吉的邮车上,每一个采访过他的记者都曾泪流满面,都对雪线邮路和中国邮政的普遍服务有了更深刻理解。他们把雪线邮路和多吉的故事告诉全世界,邮车是川藏线上流动的航标,绿色邮车架起的桥梁,一边连着党中央和藏区百姓,一边连着外部世界。而我知道,连绵雪山中流动的那抹绿色,在藏区百姓心中是草原的颜色,是带给雪域儿女希望和力量的颜色。


  2017年雀儿山隧道正式通车那天,多吉的邮车作为社会车辆头车第一个驶过隧道。当他拿出早已备好的哈达,献给这条隧道和它的建设者们时,这个征服了雀儿山6000多次的硬汉,哭得像个孩子。他说,雀儿山隧道的通车是对几十年来坚守在这条路上的交通人最好的奖赏,邮车师傅和道班工人们再也不用为“风搅雪”、泥石流和雪崩而担忧了。


  2019年1月25日,多吉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颁奖现场,我突然想起考察组评价他的那句话:“30年来坚守在如此艰险的邮路上,内心必定有一种强大的信念,而这种信念必然是一种善念”。


  和多吉认识的这几年,我也更深刻理解这种信念和善念。2016年,多吉获得“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后,集团公司问他有什么困难时,他没有考虑自己,更没考虑基层一线的小儿子,只说“领导,能不能给我们换几辆新邮车,老邮车制热效果不好,兄弟们冬天在邮路上经常冷的打哆嗦”。每一次,面对荣誉和镜头,他说的最多都是:“这些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属于雪线邮路几代邮政人”。


  不少采访过雪线邮路和多吉的记者,都曾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邮政服务亏不亏钱?”12年前,《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第一次探访雪线邮路时,就算过这笔账:“2006年,甘孜州炉霍县下辖的4个邮政所全年总收入只有2730元,而它每年支出就需5万元。”直到现在,四川藏区的一些偏远邮政所全年收入也不足百元。但为了当地百姓的便利,为了将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到每一个角落,一代又一代邮政人义无反顾地坚守在雪域高原,一封封邮件、一份份报纸、一个个印着“中国邮政”的快递包裹,从未放弃抵达。


  在四川,前有一匹马,一条路,“马班邮路”走了一辈子的王顺友。后有一辆车,一条路,“雪线邮路”跑了一生的其美多吉。他们同为邮政人,隔空进行着“人民邮政为人民”的精神呼应。正是一个个平凡之中见伟大的邮政人,他们克服了危险、艰难和孤独,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编织成了一张巨大的心灵沟通之网,让一个个连行车都困难的雪域村寨,一个个连手机信号都难以覆盖的深山牧区,不再闭塞。


  情系万家,信达天下。在全国938万多公里的邮路上,千千万万邮政人正像其美多吉一样辛勤工作着,默默奉献着。他们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称赞的“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他们平凡而又不平凡,普通而又不普通。他们不叫其美多吉,他们又都是其美多吉。他们正在无数条“雪线邮路”上接力奔跑,让那绿色的航标永不停歇,一直奔向远方!


  谢谢大家!


榜样引领先进事迹激励师生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其美多吉是我省涌现出的全国先进典型,其先进事迹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精神内涵,值得广大交职院师生、四川交通人认真学习、努力践行和不懈追求。部分学生就其美多吉的先进事迹发表了自己的一些感想。



仁真旺扎

其美多吉老师是民族团结的先进模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实践行者,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


沈立鹏

其美多吉老师在全国唯一一条不通火车且山高路险的一级干线上耕耘30载,他用鲜血捍卫邮件的安全,用热心挽救陌生人的生命,用信仰为高原的百姓送去滋养精神世界的报纸和家书。这种坚守岗位、始终如一的奉献精神令我钦佩。我们要学习他不畏艰险、坚守岗位的职业操守,学习他团结友善、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游张缘(左)

我认为其美多吉老师真的是一个非常敬业的人,他常年奋斗在雪线邮路上,几乎把邮件包裹视做自己的生命,虽然邮车司机是一份平凡的工作,但是他把这份工作做到了不平凡,听到他为了保护邮件被砍伤送医并在经历破坏性治疗后重返岗位的故事,我真的很感动,他值得“最美奋斗者”这份荣誉,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发扬他的精神和美德。

黄利红(右)

其美多吉老师与同伴的故事深深触动到了我,我没有办法想象在那种艰苦条件下是怎么生活下来并且还要运输邮件的。但是他们做到了!平凡的事情平凡的人,但却是不平凡的精神,希望他的这种精神,能够被我们这一代00后大学生继续传承下去,现在的困难不算困难,所以我们要加油!像其美多吉老师学习!


此外,其美多吉还对此次活动的举办和交职院的广大师生送上了自己的感谢与祝福。



无私无畏奉献社会

平凡英雄创造不平凡事

四川交通人

向其美多吉和报告团的各位同志

致以崇高敬意



G5京昆高速张家坪枢纽至剑门关收费站(绵阳至广元方向),正实行交通管制!

出行便利解民忧,期待您的肯定!快来参加这项网络投票活动!

同样车费能多打5次车!成都中心城区出租车互通,利好细节还有……

二等奖!构筑西部山区坚强生命线,有这群交通人在


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整理编辑

转载请注明出处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